传说中的唐尧,是祁姓刘氏开宗立姓的源头始祖。祁姓刘氏,是唐尧后裔中人数最多、影响最大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支。探讨唐尧及其后裔在祁姓刘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、揭示唐尧与祁姓刘氏这种源远流长、一脉相承的关系,是尧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。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略述己见。
一,祁姓刘氏的起源和演变
相传黄帝25子,得姓者14,分为12姓。尧是黄帝族的嫡系,属12姓中之祁姓。《尚书·尧典》记载,尧名放勋,他明达文雅,百姓昭明,万邦协和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称赞尧日:“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,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富而不骄,贵而不舒。”尧,初居陶,后又封於唐,故称陶唐氏,亦称唐尧。后因被尊为五帝之一,又称帝尧。
唐代林宝《元和姓纂》云:
“帝尧陶唐之后,受封於刘。裔孙刘累,事夏后孔甲。在夏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在周为唐杜氏。杜伯子隰叔奔晋为士氏,孙士会适秦,后归晋,其处者为刘氏。”
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:
“刘氏出自祁姓。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‘刘累’,因以为名。能扰龙,事夏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在周封为杜伯,亦称唐杜氏。至宣王,灭其国。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。生士蒍。蒍生成伯缺,缺生士会。会适秦,归晋,有子‘留於秦,自为刘氏。”
以上两段大同小异的记载,概括了刘氏的起源和演变,内涵十分丰富。唐尧姓祁,其后裔中有一支被封於刘(今河北唐县),建立刘国,子孙以国为姓,是为刘氏。因出自祁姓,故称祁姓刘氏。此即为祁姓刘氏之起源,亦即祁姓刘氏“姓启刘国”之由来。
夏朝时,刘国有一家生了个儿子,因一生下来即有纹在手,所以取名刘累。据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九年记载,刘累曾拜豢龙氏为师,学得一手养龙的本领。其时,帝赐夏王孔甲乘龙,河、汉各二,各有雌雄;夏王孔甲遂用刘累驯养这四条龙,并封刘累为御龙氏。这是第一次改变姓氏。后来,死掉一条雌龙,御龙氏害怕夏王处罚,不敢上报。遂将这条死龙的肉,做成肉羹献给夏王,声称是奇珍异肉,请夏王品尝。夏王不知内情,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,还奖赏了他。夏王要看蛟龙表演,御龙氏每次只用两条龙出场。时间一长,夏王起了疑心,御龙氏知道再也隐瞒不下去了,於是便逃往鲁县(今河南鲁山县)定居①。
殷商时,商王武丁灭掉封於豕韦(今河南滑县南)的祝融氏之后裔,将逃居於鲁县的御龙氏后裔(即刘累后裔)封於豕韦②。刘累后裔被封於豕韦之地,以邑为氏,遂改称豕韦氏。所以自武丁始,称曰豕韦氏者已非祝融之后裔,而是刘累之后裔。这是祁姓刘氏演变过程中第二次改变姓氏。后来,豕韦氏又被改封於唐尧曾
被封侯的唐地(今山西翼城西),建立唐国。周武王谢世后,其子即位,是为成王。因成王年少,武王弟周公旦辅政,唐人不服,发动叛乱。周公率军平乱后,灭掉唐国。将唐国之地封给成王之弟叔虞,把豕韦氏所建唐国之后裔迁往杜邑(今陕西西安南),由侯国降级为伯国,以国为氏,是为唐杜氏。这是祁姓刘氏第三次改变姓氏。
周宣王时,杜国国君在朝中任大夫,人称杜伯。宣王有一宠妃,看上了英俊的杜伯,诱其上钩,杜伯严词拒绝。宠妃恼羞成怒,在宣王跟前诬陷杜伯。宣王听信谗言,杀死杜伯,灭掉杜国。杜伯子孙四处奔逃。留居杜邑的后裔,以国为氏,是为杜氏。秦朝大将军杜赫,即是其后裔。西汉初御史大夫杜周,即杜赫之曾孙,曾“以豪族徙茂陵”。杜周之子名延年,字幼公,官御史大夫,又由茂陵徙居杜陵(今西安东南),是为京兆杜氏之始迁祖。南北朝时期,京兆杜氏飞黄腾达,成为显赫异常的土族门阀。杜伯被害后,有一子名隰叔,亦称杜隰,逃到晋国。由於杜隰博学多才,受到重用,官至士师(古代司法官吏的通称),以职官为氏,是为士氏。此即晋国土姓之起源,同时也是祁姓刘氏第四次改变姓氏。
杜隰子名士蒍,晋献公时屡参大政,很有声望。晋献公十二年(前665年)士蒍出任司空时,曾奉命重修曲沃、蒲(今隰县蒲城)、屈城垣,命申生守曲沃,重耳、夷吾守蒲与屈。士蒍生子士缺,士缺生子士会。士会、字季、晋国上卿。先封於随(今山西介休东南),后又封於范(河南范县)。所以亦称随会、随季或范会、范季。晋文公时,晋楚城濮之战士会随军出征,凯旋之日被提为晋文公的代理戎右(古代与国君同乘一辆战车,站在右边的武将官名戎右)成为一名勇猛的战将。晋襄公时,士会又出任大夫,参与政务,以足智多谋而知名当世。襄公七年(前621年)春,赵盾为正卿,掌握了晋国的实权。同年八月,襄公死,赵盾召集诸大夫议立新君,诸大夫以太子夷皋年幼,议立客居秦国的襄公之弟名雍为嗣,遂派士会出使秦国迎公子雍回国继位。当士会出使秦国后,赵盾又迫於襄公夫人的哭诉,决定改立太子夷皋为君(即晋灵公)。当秦国派军护送士会陪同公子雍渡河入晋行至令狐(今山西临漪西南)时,晋国已立新君,遂发兵拒秦师前进,并先发制人,夜袭秦军,秦军大败。士会遂陪同公子雍返回秦国定居。令狐之战,秦晋旧怨新结,秦遂与楚联合,形成秦楚交攻晋国之势。
晋灵公六年(前615年),秦晋河曲(今永济蒲州老城西南)之战,秦国用士会为谋士,分析晋军的利弊,设计引晋军出战,晋军将领赵穿“好勇而狂”,果然中计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赵盾将计就计,全军出战,勉强取胜。经过河曲之战,晋国深知士会留居秦国,乃是心腹之患。晋国六卿举行会议,议定计取士会返晋。先令魏寿余诈降於秦,引秦军来攻打魏邑。同时赵盾先捕士会在晋家属子女,接着又故意纵其逃往秦国,让秦国不怀疑寿余是伪降。秦军抵达黄河西岸后,命士会过河与寿余联系攻打魏邑之事。结果士会至东岸即被魏人俘去送给赵盾。这样,士会便重新返回晋国,但子女却留在了秦国。留居於秦国的士会后裔,不忘其根,遂恢复刘姓。此即祁姓刘氏“始姓秦国”之由来。这样,祁姓刘氏四易姓氏后终於在秦国恢复了原来的刘姓。